房企、深圳灣超級總部的幕墻公司為什么用這種機器人測量?
麥肯錫報告曾指出,建筑業是數字化最落后的行業,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社會變革的的進程中,建筑業的數字化發展進程遠遠落后于制造業,設計方、施工方、材料商都是分散的信息孤島,產業鏈條的每個參與者都是工程項目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他們從未真實的邁進數據同源一體化的標準體系,產業鏈數據很難打通,導致實現建筑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面臨巨大挑戰。
【問題】
傳統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諸多問題:質量管理水平不均衡、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從業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工程質量管理缺乏科學手段等。這些問題不僅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還會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企業能否借助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提升其工程質量管理水平?數字化技術集成應用對工程質量產生哪些影響?在工程建設領域有什么樣的技術突破?這些問題都期待一一得到解答。
數字化工程質量管理系統借助高科技測量工具和手段,使原本復雜、繁重的實測實量工作變得輕松,通過數據接口,測量數據實時傳輸到系統,保證數據收集的及時性和真實性,借助計算機對所采集的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支持數據的縱橫向對比,幫助施工方和項目層面找出質量管理方面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單一房間數據成績單)
(數據分析鋁模的精度控制)
【變革】
措施一:精裝修項目的數字化管理
在獲取建筑的精準三維數據后,設計師通過對比之前的方案設計,導入現場的具體參數模型,精準控制接下來的下料放線環節管理,基于同一個施工元宇宙空間,確保項目設計施工一體化高準確率交付。
措施二:異型曲面商業項目數字化管理
越來越多的建筑設計采用屋面異形鋼網格結構,在空間上呈不規則曲線變化。但是異形鋼網格結構空間布置復雜,在生產或施工安裝中容易發生變形,導致現場鋼網格結構與設計模型誤差較大,不能為后續玻璃幕墻深化和安裝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這對面板下料的準確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幕墻的準確安裝,避免因下料錯誤而造成的返工和材料浪費,甚至影響工期。必須對現場幕墻鋼結構進行復核,確保和設計值的偏差在允許范圍內。
為解決這些問題,深圳灣超級總部的各個幕墻公司率先選擇用三維激光掃描+BIM放線技術來貫通異形幕墻工程中的三大過程。具體實施過程為“兩掃兩放一檢查”。第一階段的掃描主要是針對土建結構施工后的精確尺寸檢測,檢測施工的準確性。第二階段的掃描主要針對安裝龍骨后的偏差值的檢測,檢測安裝的準確性。全過程用BIM放樣機器人去控制幕墻的安裝放樣精準度。其中第一階段的外墻三維激光掃描加逆向建模主要是為了整合土建模型,對原設計幕墻模型進行比對,再用BIM放樣機器人進行龍骨安裝位置的放樣,進一步保證龍骨安裝的質量。而第二階段針對龍骨的三維的激光掃描則是為了滿足不同的幕墻材質的精準下單,確保安裝竣工后的最終質量。整合龍骨模型,同原控制點比對,再用BIM放樣機器人進行偏差位置的修改放樣。
數字化的管理方法能夠為工程管理提供一個數據沉淀的元宇宙空間,把數據資產變成驅動行業持續增長的新動力。它能夠從源頭將項目相關數據匯總,解決資料散落各地的問題,挖掘數據資產的價值,未來有著廣闊的應用發展空間。·
被提問:BIM伴隨建筑行業40+年,為何在中國依舊推行困難?這些難點帶來了哪些新機遇?
朋友你好!你知道嗎?我們處在一個飛速變化的時代,疫情過后將面臨挑戰和機遇!現在是5G移動互聯的時代,人工智能的時代,數字經濟的時代,短視頻直播的時代,知識產權的時代,綠色經濟的時代,建筑智能化時代......如果你不思考不交流,不與時俱進,你就可能被這個時代淘汰了......
“R e a l T e c h地產+科技圈真言問答欄目”旨在用“新”知點亮“心”智,積極宣揚跨界共生的理念!我們圍繞“運維”“智慧”“創新”“低碳”“裝配式建筑”“內裝工業化”等時下熱點的行業問題,期以解決最困擾中國地產人、建筑人的難疑問題,共同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如果你也是建筑領域的經營者、開發者、設計者、建造者與觀察者,若您也期望整合思維、針對行業存在的難點問題,分享自己的洞察與真實的看法,你可以選擇加入“真言問答“欄目,你會聽到許多建筑從業者的真知灼見,還會有很多同學與你為伴,我們在問答的探討中啟發新思維,在相互的切磋中成就彼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共同看清形勢,共同發現趨勢,共同突破和成就更好未來!
本活動視情況可免費,更多詳情請掃碼或者聯系綠色裝配式建筑網編輯吧!
掃碼請備注“參加真言”
(參考問題)
1. 科技創新角度:元宇宙能賦能裝配式裝修嗎?
2. 產品多元化:年輕化還是適老型?裝配式內裝的下一個風口在哪里?
3. 內裝工業化盛行對產業鏈的影響
4. 低碳主題:又要提質增效、又要綠色環保,建筑材料如何創新?
5. 行業準則:內裝工業化標準與評價體系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