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菏∽畲篌w量的裝配式工程開啟“封頂模式”
近日,湖北最大體量裝配式工程——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鄉村振興項目(簡稱新天項目)開啟“封頂模式”,未來,其將惠及蔡甸區新天村、唐河村、夏家咀三個村落的居民,蝶變為城鄉一體化的綠色智慧社區。
昔日泥濘地,蝶變湖北最大裝配式工程
新天項目位于武漢市蔡甸區,由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公司承建,二公司基礎設施工程公司實施。項目分為4個工區、18個地塊,總建筑面積約79萬平方米,由55棟住宅、2棟幼兒園、鄰里中心及配套商業組成。
項目效果圖
走進新天還建社區,記者看到,建筑外立面不同層高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展開,形成豐富的天際線;室內墻面光滑平整,構件連接處嚴絲合縫,戶型方正實用。
“過去,這里是魚塘、藕塘、菜地、自建房等零散分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標配?!爆F場負責人介紹,為響應當前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理念,項目地上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為82.6%,其中8棟單體裝配率超50%,33棟裝配率超30%,成為湖北省最大體量的裝配式工程。
據介紹,項目積極推廣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的做法,高層采用爬架+鋁模+裝配式的組合體系。施工現場,由工廠生產的欄桿、扶手由工人現場直接拼裝,全程無焊接作業;一塊塊預制好的裝配式構件模塊,通過塔吊組裝成型;總平面配套的零星構筑物如小區崗亭、鋼制裝配式圍擋、化糞池均為工廠定制成品,最大程度減少了現場對人力的依賴。
技術更新,打通工序穿插“阻點”
裝配式建筑以節能環保、縮短工期著稱。但要綜合考慮拼裝節點、進場堆放位置、車輛路線、塔吊吊重等多方因素,5個毫米以內的拼裝精度,則是對產業工人、項目管理團隊的嚴峻考驗。
施工高峰期時,塔吊加施工電梯有100余臺,1800名施工人員同時作業。當構件運輸到工地現場,能否同現場工序完美結合起來?
蔡甸基礎設施項目部經理吳其修介紹,為解決該“阻點”,項目團隊于18層的裝配式樓棟內采用一種新型梁測懸挑架,其采用預埋式高強螺母,既避免了常規懸挑架損傷構件的弊端,又優化了工序,減輕了架體整體重量。
此外,為保證塔吊吊鉤在最大高度回轉時不相互碰撞,項目部在群塔平面布置,運行控制及拆塔過程中,制定了周密的作業方案,并加強對塔機操作、指揮和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實現多塔作業安全運行。與此同時,項目每周做安全教育交底,每天有班前安全喊話、有2名塔吊設備管理工程師進行專項管理。
據悉,未來一個月內,新天項目各地塊9棟樓將陸續封頂,12號地塊、14號地塊也將于年底交付。
屆時,該還建安置小區將切實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生活環境等問題,推進蔡甸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建設步伐。
來源:蔡甸新聞 特此聲明:我們轉載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不承擔其法律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或修改
掃一掃二維碼
關注綠色裝配式建筑網微信公眾號